搜索

NEWS

新闻中心
“大辽第一楼”法库白鹤楼获批为国家AAA景区

更新时间:2025-11-24 02:56:36     浏览:

  央广网沈阳12月19日消息(记者郭威)经沈阳市旅游协会《关于2016年申报国家级旅游景区的批复》,被誉为“大辽第一楼”的辽宁省法库辽代建筑白鹤楼获批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。

  白鹤楼始建于辽圣宗统和十年(公元992年,距今1024年),萧太后命北府宰相韩德让于萧氏居住地昌平堡(即今法库镇区域,现白鹤楼址)选址修建,以此纪念大辽先祖的福荫恩德,铭感白鹤救主的恩情。后因辽宋战争,连年战乱而未能竣工,此后千年未曾重建,而建造白鹤楼始终是萧太后及其后人的遗愿,也成为这一地区仁人志士的未了心愿。2012年4月23日白鹤楼在辽代旧址基础上重建,11月15日,白鹤楼主体工程完工,2015年10月16日工程已全部竣工并开放。重新兴建的白鹤楼传承辽文化,延续辽代建筑风格,展示了“圣山灵水——沈阳法库”地域辽文化的特点。

  白鹤楼座落在长白山山脉与阴山山脉交汇处法库境内的奚王岭上,海拔高度151.5米,面向辽河,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,其中白鹤楼主体建筑面积4916平方米,高度为51.9米。该楼四面八角谓之“四面八方”,寓意辽代契丹族八部落;面阔五间,进深五间,外观三层,四滴水,内七层,皆为辽代建筑式样;以白鹤为主的彩绘细腻、淡雅,尽显辽代绘画风格。白鹤楼气势雄伟,内外设计尽显辽风,被专家誉为“大辽第一楼”。

  记者还了解到,白鹤楼旅游景区在今年完成文化内装与文物陈列,于3月27日正式开馆,并与黄鹤楼缔结为“姊妹楼”,形成了“南有黄鹤楼,北有白鹤楼”的大文化格局,游客接待量增长了21%,总接待量3万多人,现正在积极申请加入中国名楼协会。